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9月, 2025的文章

新世代如何顛覆Google搜尋?AI、社交媒體與多模態資訊大革命!

圖片
  新世代如何顛覆Google搜尋?AI、社交媒體與多模態資訊大革命! 新世代資訊搜尋行為已全面改變,不再只依賴Google,因為他們習慣結合AI智能搜尋、多平台社交媒體(TikTok、Instagram)、YouTube影片以及視覺搜尋(Google Lens)等多元管道,尋找音樂、知識和產品資訊。傳統「Google一下」的搜尋方式正在被多模態(文字、圖片、語音)和AI技術驅動的互動搜尋所取代,極大提升了搜尋效率與資訊準確度。 新世代資訊搜尋變革與趨勢 根據數據顯示,Z世代使用者約有40%以上偏好以社交媒體作為靈感來源,再利用AI搜尋或Google做更深入查證。社交短影音平台TikTok和Instagram已成為重要的資訊平台與電商入口,Z世代超過半數直接在這些平台完成產品購買,社交搜尋與網路行銷正在改寫SEO和數字營銷策略。 AI驅動的智慧搜尋新紀元 大型語言模型(如ChatGPT)和多模態AI技術,讓搜尋不再只是網頁連結羅列,而是提供整合、邏輯清晰的知識摘要和即時問題解答。Google AI Overviews支援文字、圖片、聲音輸入,符合新世代用戶自然語言搜尋習慣,也推動SEO優化轉向語意分析和視覺內容整合。AI搜尋具備連續問答和深入分析能力,節省用戶跨網站搜尋時間,但仍需輔助傳統搜尋以確保資訊全面與精準。 多平台融合與社交媒體影響力 新世代高度依賴社交平台做為第一步搜尋入口,並使用短影音獲取產品評價與使用心得。社交媒體行銷促使電商與社群商務緊密結合,成為全球消費者第二大購物渠道。這種融合生態系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,改變了傳統Google文字搜尋的絕對地位。 Google搜尋的優勢在於提供多樣化且即時更新的網頁資源,特別適合查找官方資料、新聞和學術文獻,但使用者需要自行篩選資訊,耗時且需具備判斷能力。YouTube則以影音形式強調學習和娛樂,符合視覺與聽覺習慣,但資訊品質參差不齊,觀看影片通常花費較長時間。AI搜尋則具備智慧整合多來源、自然語言理解、連續問答及即時建議的優勢,能提供更互動和深入的搜尋體驗,但因技術限制,有時回覆不夠精準,仍需搭配傳統搜尋引擎做輔助。 總結來看,隨著AI崛起與多平台融合,搜尋行為正朝向多模態、多渠道和智能互動的全新格局發展。新世代的數字生活風格要求更快速、準確且人性化的資訊體驗,這也促使行銷和SEO策略進化,迎接未來數...

【熱搜話題】2020-2025香港8號風球至超強颱風全紀錄|強度、破壞、放假安排全解析!

圖片
  【熱搜話題】2020-2025香港8號風球至超強颱風全紀錄|強度、破壞、放假安排全解析!     每當8號風球一掛起,香港人嘅心臟就開始加速跳動,因為呢個風球背後,承載住無數風暴故事同生活不便。喺過去五年(2020-2025年)中,香港經歷咗唔少次強烈風暴,從猛烈嘅超強颱風到持久嘅風雨滂沱,佢哋唔單止帶嚟狂風驟雨,仲令香港社會停擺、交通阻塞、甚至停課放假。呢篇文章帶你逐步拆解呢段期間掛起嘅各個8號風球或以上颱風,詳細講述佢哋嘅威力、帶嚟嘅破壞同埋社會反應,等你一次過睇清香港颱風那些年! 強勁程度(風力)     2020年:海高斯、浪卡       2021年:獅子山、圓規       2022年:暹芭、馬鞍、尼格       2023年:泰利、超強颱風蘇拉(風速最高達230公里/小時)、小犬       2024年:摩羯(同樣風速強勁)、桃芝       2025年:韋帕、塔巴、超強颱風樺加沙(最高風速亦約230公里/小時) 其中,蘇拉、摩羯和樺加沙屬於超強颱風級別(風速185公里/小時或以上),威力極大。其他颱風大多屬于颱風或強颱風級別,風力在118至184公里/小時之間。 對香港的破壞力     2020年海高斯掛起8號及9號風球,持續風力強烈,造成多區水浸、交通延誤及輕微停電,風球持續兩天左右。       2021年獅子山風力強但持續時間短,快速通過,對香港造成中等破壞,如局部樹木倒塌及停電。       2022年暹芭風暴滯留較長,帶來持續強風和豪雨,造成嚴重水浸和交通中斷,破壞力較高。       2023年超強的蘇拉風暴風速高達230公里/小時以上,掛出8號及10號風球,風雨連續數日,造成大範圍停電和交通癱瘓,破壞力為近年最高。       2024年摩羯雖未達超級颱風最高強度,但風暴持續時間中等...

「香港海圖基準面大解密|颱風風暴潮水位背後嘅安全零點」

圖片
    海圖基準面係海圖上計算水深嘅「零點」,就好似量身高一定要有地面做起點咁。海圖標示嘅水深數字,都係參考呢個統一定義嘅基準面計算,目的係方便船隻掌握海底實際深度,保障航行安全。由於潮水有漲落,基準面嘅設定通常係最低天文潮位(Lowest Astronomical Tide,LAT),確保數值大部分時間都比真實海平面低,避免船隻誤判水深而擱淺。     香港歷史上嘅海圖基準面由悠久嘅天文潮汐觀測確定,追溯至1917年。香港「主水平基準面」約低於平均海平面1.38米,依據呢個設定,政府於多個地點持續透過潮汐儀監測潮泳變化,保證基準面數據精確。歷史上,1866年英國皇家海軍測量船「利福民號」喺港島北部海岸嵌設嘅「利福民螺釘」成為重要基準點,影響港內高度同水準測量制度發展。     呢個固定嘅基準面喺香港嘅航海同防災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。海圖基準面數據配合電子海圖及潮汐預報,令船員能掌握航道水深、安全錨泊區域、風暴潮水位等關鍵資訊。此外,港口管理、碼頭建設都依賴基準面定位,確保設施設計符合水深要求。     以今次颱風樺加沙襲港為例,香港天文台同新聞會講海水「海圖基準面以上3米」,解釋直觀即係海水比最低潮位升高3米,造成水浸危機。低窪地區居民理解呢點,有助提高防災意識及作出適當準備,例如搬離危險地帶或預備沙袋。風暴潮警報訊息正因基準面數據而變得準確和易懂,避免因資訊模糊導致誤判。     香港40多艘政府運作嘅潮汐測量儀器配合衛星定位技術,實時監控水位變化。電子海圖系統(ENC)結合基準面數據,提供動態安全提示,例如警告航道淺水、船舶避讓障礙或調整行走速度。呢啲技術不斷推陳出新,使傳統紙質海圖逐漸被智能化海圖系統取代。     總結嚟講,海圖基準面係香港海事安全嘅基石,結合潮汐科學及現代技術,確保船舶航行安全,亦於防災預警系統中發揮不可或缺嘅角色。了解基準面嘅設立原理同應用,有助市民更好掌握颱風和風暴潮帶嚟嘅風險,有效保障生命財產安全。 Picture: https://www.hko.gov.hk/tc/blog/00000204.htm #向在風暴期間謹守崗位的工作人員致敬 #香港海圖基準面 ...

《專欄評論》英國政府稅制失誤 劫殺餐飲業失工過半

圖片
    英國餐飲業自去年十月政府施行新稅制後,成為最大「犧牲品」。依據 UKHospitality 最新報告,英國自去年財案後,已失去約 88,987 個餐飲行業職位,佔全國所有失業數字 53%,絕非危言聳聽;配合官方數據顯示,全國同期裁員總數約為 164,641 人,餐飲業失業比例是其他行業的七倍之多。       問題根源在政府降低了 National Insurance Contributions (NICs) 門檻,影響彈性及兼職工作,這直接導致餐飲業尤其難以為繼,因為該行業仰賴大量兼職員工。財政預算時,Office for Budget Responsibility (OBR) 預計新稅制會令五萬人失業,但實際數字暴增至近九萬,差不多三倍。這說明政府估計嚴重不足,令行業承受超出預期的巨大壓力。       同時,夏季零售交易亦顯現寒意。根據 The Oxford Partnership 與 Vianet 聯合市場調查,七月份持牌飲食場所在英國減少近百分之一,倫敦尤其嚴重,收檔率是全國的兩倍。儘管七月有熱浪來襲,本應推升消費,但數據反映出消費疲弱,飲品銷售增長率只得 1.8%,食物為 1.9%,遠落後於 3.6% 的通脹率(CPI),消費力有限。     啤酒和 cider 的銷量也呈現負增長,年初至今降幅約 2.4%,倫敦更近月跌幅達 6.4%。企業為抵擋成本上升,不得不關閉分店及裁員。八月間,知名品牌 BrewDog 宣佈關閉 10 間分店,而連鎖酒吧  Simmons 和 Oakman Inns 則陸續進入破產程序。業界警告,今年有可能平均每日關閉一間酒吧,顯示行業的脆弱與危機感顯著。       政府理應成為推動經濟復甦的力量,尤其中小企和餐飲業是創造就業的主力。但實際上,新稅制正把餐飲業推向邊緣。UKHospitality 主席 Kate Nicholls 表示,「課稅迫使企業做出痛苦決定,削減直接或間接工時,影響最多的是兼職及靈活工種。這時期,政府本應鼓勵餐飲業發展及創造就業,卻反其道而行,令就業縮水」。     目前,UKHosp...

春ねむり:從橫濱詩性饒舌到歐洲音樂節的爆裂女

圖片
     在日本獨立音樂圈中,春ねむり(Haru Nemuri)是一位無法忽視的存在。她的音樂不僅打破了J-pop的甜美框架,更以詩性饒舌、硬核搖滾與電子噪音交織出一種前所未有的聲音語言。來自橫濱的她,正在用音樂為女性主體性與情緒解放發聲,並成功將這股聲音帶上世界舞台。 詩性饒舌的誕生:春ねむり的音樂語法     春ねむり的創作風格被稱為「詩性饒舌」(poetry rap),這不只是音樂形式,更是一種表達方式。她的歌詞常以日語書寫,融合英語詞句,探討孤獨、憤怒、社會壓力與自我認同等議題。代表作品如〈春と修羅〉、〈Kick in the World〉與〈Shunka Ryougen〉,皆展現出她對語言與節奏的精準掌控。     她的聲音時而低吟,時而爆裂,像是在都市的混凝土縫隙中綻放的野花。這種風格不僅吸引了日本年輕世代,也讓她在國際間迅速累積聲量。 從橫濱到巴塞隆納:國際舞台的爆發力     春ねむり的音樂不止於錄音室。她的現場演出充滿張力與情緒爆發,曾登上西班牙的Primavera Sound音樂節,成為少數登上該舞台的日本獨立音樂人之一。她也曾在美國的SXSW、泰國的Maho Rasop Festival等地演出,展現出跨文化的感染力。     在Primavera Sound的演出中,她以一首〈Kick in the World〉震撼全場,觀眾形容她的表現如同「情緒的火山爆發」,將日本語言的韻律與搖滾的力量完美融合。 視覺與形象:朋克、哥德與動漫的混血美學     除了音樂,春ねむり的視覺風格也極具辨識度。她常以朋克與哥德風格的服裝登場,搭配動漫元素與極簡色彩,營造出一種既脆弱又強悍的舞台形象。這種美學不僅吸引音樂迷,也讓她成為時尚與視覺藝術圈的焦點。     春ねむり的意義:不只是音樂,更是宣言     春ねむり的存在,對日本獨立音樂圈而言,是一種突破。她不依賴主流唱片公司,不迎合市場口味,而是以創作為武器,挑戰語言、性別與文化的界限。她的音樂是一種宣言:在這個世界裡,情緒可以是力量,聲音可以是抵抗。 https://www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