環球音樂淡化 Velvet Sundown 迅速崛起 Spotify 專輯倒數消失引發 AI 音樂打擊疑雲
AI 音樂浪潮正席捲全球,近期由 AI 主導的「合成音樂專案」Velvet Sundown 在 Spotify 上迅速竄紅,主打單曲〈Synthetic Dreamscape〉一週內創下 1,500 萬次播放,6 月單月總串流量更突破 8,000 萬次,較 5 月增長 120%。這股 AI 音樂熱潮讓 Velvet Sundown 成為首個以 AI 為主導、成功打入 Spotify 全球熱門榜前 40 名的人氣專案。
然而,原定於 7 月 14 日發行的專輯倒數計時卻突然從 Spotify 消失。自 7 月 8 日起,該倒數計時頁面無預警下架,Spotify 官方並未給出明確說明。此舉引發外界熱烈討論,社群媒體上更有聲音質疑,這是否代表串流平台開始對 AI 音樂內容進行審查或限制。
環球音樂:AI 是輔助,不是威脅
對於 Velvet Sundown 這類 AI 藝人迅速崛起,環球音樂集團(Universal Music Group, UMG)執行副總裁暨首席數位官 Michael Nash 在聯合國「AI for Good」峰會上公開表示,並不感到擔憂。他強調:「我們提出一個保障並提升人類創意,同時善用科技創新的願景。AI 應該是輔助和增強人類創意的工具,而非取而代之。」
Nash 的觀點獲得國際唱片業協會(IFPI)主席 Victoria Oakley 及 Deezer 執行長 Alexis Lanternier 的認同。他們一致認為,AI 音樂的發展應以尊重原創、保護創作者權益為前提,並透過技術創新推動產業正向發展。
AI for Good 峰會:產業內部對 AI 角色的多元看法
在「AI for Good」峰會上,Nash 提出的願景強調三大重點:
保障與提升創意:AI 技術應以「保障並提升人類創意」為核心,讓科技成為創作者的助力,而非威脅。
善用科技創新:應「善用並變現」AI 帶來的創新潛力,推動音樂產業多元發展,創造新商業模式。
產業合作與規範:建立合作機制,制定 AI 創作倫理與版權規範,確保創作者權益不受侵害。
產業內部對 AI 角色的看法分為三派:
創新派:認為 AI 能提升音樂生產效率、激發新靈感,有助產業繁榮。
保護派:擔憂 AI 內容衝擊原創音樂人生計,呼籲加強監管與標示。
平衡派:主張「人機協作」,以產業規範平衡創新與保護。
AI 音樂內容審查已經開始?
雖然環球音樂高層強調未對 AI 音樂採取「打擊」措施,但 Velvet Sundown 專輯倒數計時的消失,仍讓外界揣測串流平台是否已經悄悄開始審查 AI 內容。根據數據,2025 年上半年,Spotify 上 AI 生成音樂的上架量較去年同期增長 3 倍,部分熱門 AI 專案甚至超越傳統藝人作品的播放量。
業界普遍認為,未來串流平台勢必面臨如何平衡 AI 音樂創新與版權保護、產業規範的重大挑戰。AI 音樂專案如 Velvet Sundown 的崛起,正顛覆傳統音樂產業生態。面對新技術與創意浪潮,串流平台與唱片公司如何回應,將深刻影響全球音樂市場的未來走向。
#AIforGood #AIforGood峰會 #AI音樂 #AI音樂審查 #AI音樂產業影響 #Spotify #Spotify專輯倒數消失 #VelvetSundown #人工智慧 #人工智慧音樂創作 #串流平台 #數位音樂產業 #數位音樂產業趨勢 #環球音樂 #環球音樂AI政策 #音樂創新 #音樂版權 #音樂產業未來
留言
張貼留言